繞線式電動機碳刷、滑環(huán)安裝
及維護要點
1、電刷的安裝:電刷裝入刷握內要保證能夠上下自由移動,電刷側面與刷握內壁的間隙應在0.1-0.3毫米之間,以免電刷卡在刷握中因應間隙過大而產生擺動。刷握下端邊緣距換向器表面的距離應保證在2-3毫米范圍內,其距離過小,刷握易觸傷換向刷;過大,電刷易顛動而導致?lián)p壞。
研磨電刷弧面時,應用玻璃砂紙(勿用金剛砂紙),將其蒙在換集器 或集電環(huán)上,在電刷上施加同于運行時的彈簧壓力, 沿電機旋轉方向抽動砂紙(拉回砂紙時應將電刷提起),直到電刷弧面與換向器或集電環(huán)基本吻合為止,清除研磨下來的粉末和砂粒,電機空轉30分鐘,然后以25%的負荷運轉,待電刷與換向器或集電環(huán)接觸完好,電機即可投入正常運行。
2、電刷的壓力: 施于電刷上的彈簧壓力應盡可能均一,尤其是并聯(lián)使用的電刷,不然將導致各電刷負荷的不均。不同電機,其彈簧壓力亦不相同。圓周速度較高的電機,其電刷壓力也應適當增大,但壓力過大將增加電刷的磨損。電刷壓力可參照電刷技術性能表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調整。
3、更換新電刷: 電刷磨去原高度2/3或1/2就需更換新的電刷。更換新電刷時,舊的電刷應全部從電機上取下,更換的新電刷在型號、規(guī)格上應和原用電刷相同。同一臺電機的換向器或集電環(huán)、不允許混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型號的電刷。
4、電刷的維護:電機運行時,換向器或集電環(huán)表面經常保持一層光亮的棕色的氧化薄膜,以和于穩(wěn)定電刷的接觸電壓將低磨擦系數(shù),減少電刷對換向器或集電環(huán)的磨損。
氧化膜過厚,接觸電壓將增加,引起電刷過熱及增加電氣損耗。氧化膜過薄,則將加劇電刷、換向器或集電環(huán)的磨損,并易產生強烈的火花。
氧化膜的形成,在電機25%的額定負荷下,較為容易,氧化膜形成的厚薄與電機使用環(huán)境有關,在溫度高、濕度大和有腐蝕性氣體的情況下,換向器及集電環(huán)易形成較厚的氧化膜。反之,在高原地區(qū)及空氣稀薄的情況下,換向器及集電環(huán)則不易形成氧化膜。在特殊環(huán)境中使用的電刷,應選擇用適當浸漬劑處理過的電刷。
連續(xù)工作的電機,電刷的負荷不應超過技術性能表中的允許值。各種電刷都具有自潤滑性能,因此嚴禁在換向器或集電環(huán)上涂油、石臘等潤滑劑。
5、換向器的車削和清理:當電機換向器或集電環(huán)的橢圓度超過0.02毫米時,就應車削、研磨,以免電刷因換向器或集電環(huán)的偏心度過大而顫震。
換向器片間云母是不允許突出的,云母槽應保持在1~2毫米的深度。
6、部分電機因啟動頻繁,銅導電環(huán)使用壽命短,更換頻繁,若改為鋼環(huán),使用壽命會有所提高。
7、為避免集電環(huán)放炮,要求高壓電機每次停機后需對整個集電環(huán)部位進行去灰清潔,檢查碳刷狀況(是否在刷盒內卡死,是否歪斜、是否全部表面貼緊集電環(huán),壓力是否過高或過低),當碳刷磨損后只剩下25-30mm時需更換;當集電環(huán)表面磨損后出現(xiàn)溝槽需更換。
高壓電機日常維護說明
一、 電機帶載試車
1、 在電機空載試車成功后可連接負載進行帶載起動試車。
2、 一般的鼠籠型電機允許在冷態(tài)時最多連續(xù)起動二次,每次間隔5min,在熱態(tài)下只允許起動一次。在這里,冷態(tài)是指電機任何部分的溫度與溫度之差不超過3度時的狀態(tài),熱態(tài)是指電機停機后熱量尚末散走時的狀態(tài)。
二、 電機停用時護理工作
如果電機停止工作超過一月后,建議原地不動做下列工作:
A. 將潤滑油排出,重新加入干凈的防銹油。如果電機所處的環(huán)境比較潮濕并經常有圈套的溫差變化,這樣易于在電機中產生凝聚水氣,應每月至少一次或多次給電機短時送電,讓其轉動以驅除濕氣。
B. 有加熱器時給加熱器通電,并定期檢查確保加熱器處在工作狀態(tài)。如沒有加熱器,可用幾個100W的電燈泡放入電機內部通電烘熱,以保持電機內部溫度高于外界的環(huán)境溫度。
C. 所有裸露的金屬表面涂防銹層。
D. 給電機所有的控制和動力部分的設備加上告誡標志,告訴眾這些設備工作的有關情況和在重新啟用前應做哪些工作。
三、 電機運行期的檢查與維護
1、 電機的清理。在使用時應注意它的清潔,絕不允許有水,油或其它雜物落入電機內。應每月至少一次用手風箱或帶有木頭或橡皮嘴的軟管用壓縮空氣吹凈電機內部的塵土。
2、 滑動軸承不允許漏油,因為油滴在繞組上或集電環(huán)上將損壞絕緣和集電環(huán)的導電性能。建議在開始運行一周以后,將潤滑油更換,在更換時應用煤油沖洗軸承后再注入新的潤滑油。同時應定期取油樣檢查,如油色發(fā)暗,含有水分等應立即更換,建議無論油樣檢查結果如何,每半年更換一次。
3、 滾動軸承應在累計使用2000h即需更換潤滑脂,如使用環(huán)境是多灰塵或潮濕環(huán)境時,更應經常更換潤滑脂。更換的潤滑脂牌號按外形圖規(guī)定執(zhí)行,更換時應先將軸承用煤油、汽油清洗然后才能將潤滑脂涂入油室內,油量約為油室的三分之二,而立式電機則應將推力軸承油室填滿。如潤滑脂過多或過少,將會使軸承工作時發(fā)熱,引起潤滑脂的分解。
4、 繞線型電機還應經常注意電刷與集電環(huán)的情況,集電環(huán)應有良好的磨光表面,而且電刷應緊貼集電環(huán)。必要時對石墨電刷用玻璃砂紙研磨,對銅石墨電刷可用砂紙研磨,在電刷下發(fā)生火花時,必須檢查電刷是否在刷盒內卡住,電刷是否歪斜,是否全部表面貼緊集電環(huán),壓力是否過低等。一般電刷表面壓力約在1470—19610pa。
5、 必須經常檢查所有螺栓的緊固程度,特別注意轉動部分的螺栓。
6、 通風,冷卻空氣應干燥,清潔,因為灰塵將會堵塞電機風道和沾污繞組。以致減少了風量與降低絕緣電阻,使電機過熱或降低了它的工作安全性。冷卻空氣溫度不應大于400C,隨時檢查通風系統(tǒng)內是否有異物進入,是否暢通。
7、 隨時檢查負載情況,如電機長期過電流運行將嚴重影響電機的壽命,以致辭損壞電機。
8、 定時進行運行記錄,有系統(tǒng)地記錄各有關數(shù)據(jù)。
四、 輔助裝置
1、 定子測溫裝置。 定子共有六只測溫元件,每相兩只,近似按圓周60度分布。每只測溫元件有兩個出線頭,在測溫出線盒內,用記要求時可采用Cu50銅熱電阻元件,在00C時為50Ω。一般采用Pt100鉑熱電阻元件,00C時為100Ω,所配測溫溫度計用戶自配,推薦使用XCT-122型溫度批示調節(jié)儀(0-1500C),該儀表可接報警裝置。
2、 加熱器。在用戶的要求下,電機機座內可以裝置空間加熱器。一般使用交流220V電壓,用戶特殊要求也可采用380V電壓,其出線端子在測溫出線盒內,標志為H1,H2。
五、 備品及易損件
1、 因為生產廠家將電機繞組均采用環(huán)氧粉云母帶絕緣,又經過整浸或真空浸漆處理,已與鐵心形成一個整體,用戶自己不易修理,同時在制造中用質量保證體系來保證繞組質量,故電機出廠時,不給備品繞組。
2、 采用滾動軸承時由于使用標準軸承,在我們需要更換軸承可依外形圖上規(guī)定的型號自行購買,
3、 繞線型電機的電刷,由于使用標準件,用戶在需要更換時,可自行購買。
六、 電機的故障及排除
1、 電機不起動。分析原因可能是接線有誤,線電壓不符,保護裝置跳閘,定子繞組故障、過載等。應檢查控制部分接線是否正確,檢查電機接線端子線電壓是否與電機銘牌相符,檢查過載繼電器及保險絲是否斷開,檢查定子線圈有否開路,短路或接地現(xiàn)象,檢查電機的轉子與負載是否有鎖住或凍結現(xiàn)象,檢查負載阻力矩是否過大,已超過允許值,檢查起動設備是否有故障。
2、 電機過熱。分析原因可能是線電壓過高或過低、過載、冷卻空氣量不足、冷卻空氣溫度過高、繞組匝間短路等。應檢查線電壓是否與電機鉻牌相符,檢查負載阻力矩是否大于允許值,檢查三相電壓是否不平衡,檢查電機通風道有否被灰塵堵塞,檢查環(huán)境溫度有否超過標準值,檢查冷卻風進風口附近有否發(fā)熱體使熱空氣進入電機,檢查繞組三相電阻值是否平衡。
3、 電機軸承發(fā)熱。
A、 滑動軸承,分析原因可能是油量不足,潤滑油牌號不對,油不清潔,油環(huán)卡死,轉軸軸頸與軸瓦之間的間隙過小,軸瓦歪斜,產生軸電流等。應檢查油牌號是否與外形圖中規(guī)定的相符,油位是否達到正常油位的標志位置,檢查油內是否混入水分或其它臟物,檢查軸頸與軸瓦之間的間隙是否控制在軸徑的1%-1.5% ,檢查軸電流有否通過軸承油膜.檢查軸承是否受到軸向力作用。
B、 滾動軸承。分析原因可能是潤滑脂牌號不對,潤滑脂量過多或不足,潤滑脂內混有雜物,轉軸彎曲,軸向力過大等。應檢查潤滑脂牌號是否與外形圖上的規(guī)定相符,檢查潤滑脂是否約為油室的三分之二,立式電機推力軸承油室應填滿。檢查潤滑脂質量,檢查轉軸是否彎曲,檢查聯(lián)軸器有否產生推向電機的軸向力。
4、 滑動軸承潤滑滲漏。分析原因可能是軸承支座表面有裂紋,軸承蓋密封不好,油壓過高,油量過大,潤滑油排油不夠,潤滑油牌號不對等,應檢查軸承支座有否裂紋,軸承蓋螺栓有否把緊,檢查潤滑油牌號,油量,油壓是否與外形圖的規(guī)定相符。
5、 電動機振動。分析原因可能是機組軸線沒有對準,電機在底座或基礎上位置不下,轉軸彎曲,聯(lián)軸器不平衡,滑動軸承的軸頸與軸瓦間隙過大,籠型電機轉子銅排斷開等。應檢查電機安裝質量,檢查電機轉子與聯(lián)軸器的不平衡程度,檢查轉子籠條有否損壞。
6、 絕緣電阻低。分析原因可能是繞組表面不干凈,空氣溫度大,因溫度變化大而繞組表面凝聚水滴,絕緣老化等。應清潔電機內部,檢查電機繞組有否機械損傷,將電機干燥處理。
7、 繞線型電機的集電環(huán)燒壞及電刷跳火花。分析原因可能是電刷磨合不好,不能全面接觸集電環(huán)表面,電刷在刷盒內卡住等,應檢查電刷與集電環(huán)表面接觸情況,檢查電刷壓力是否在允許范圍內,核算電刷數(shù)量是否足夠,檢查電機是否振動過大。
8、 集電環(huán)間的跨越電弧:是由于集電環(huán)及刷握機件染上銅石墨粉末,潮濕,酸性或者堿性氣體的侵蝕,轉子和起動變阻器間的斷路和變阻器本身斷路等所引起。
七、 電機帶載試車
1、 電機空載試車成功后可連接負載進行帶載起動試車。
2、 一般的鼠籠型電機允許在冷態(tài)時最多連續(xù)起動二次,每次間隔5min,在熱態(tài)下只允許起動一次。在這里,冷態(tài)是指電機任何部分的溫度與溫度之差不超過3度時的狀態(tài),熱態(tài)是指電機停機后熱量尚末散走時的狀態(tài)。
八、 電機停用時護理工作
如果電機停止工作超過一月后,建議原地不動做下列工作:
A. 將潤滑油排出,重新加入干凈的防銹油。如果電機所處的環(huán)境比較潮濕并經常有圈套的溫差變化,這樣易于在電機中產生凝聚水氣,應每月至少一次或多次給電機短時送電,讓其轉動以驅除濕氣。
B. 有加熱器時給加熱器通電,并定期檢查確保加熱器處在工作狀態(tài)。如沒有加熱器,可用幾個100W的電燈泡放入電機內部通電烘熱,以保持電機內部溫度高于外界的環(huán)境溫度。
C. 所有裸露的金屬表面涂防銹層。
D. 給電機所有的控制和動力部分的設備加上告誡標志,告訴眾這些設備工作的有關情況和在重新啟用前應做哪些工作。
九、 電機運行期的檢查與維護
1、 電機的清理。在使用時應注意它的清潔,絕不允許有水,油或其它雜物落入電機內。應每月至少一次用手風箱或帶有木頭或橡皮嘴的軟管用壓縮空氣吹凈電機內部的塵土。
2、 滑動軸承不允許漏油,因為油滴在繞組上或集電環(huán)上將損壞絕緣和集電環(huán)的導電性能。建議在開始運行一周以后,將潤滑油更換,在更換時應用煤油沖洗軸承后再注入新的潤滑油。同時應定期取油樣檢查,如油色發(fā)暗,含有水分等應立即更換,建議無論油樣檢查結果如何,每半年更換一次。
3、 滾動軸承應在累計使用2000h即需更換潤滑脂,如使用環(huán)境是多灰塵或潮濕環(huán)境時,更應經常更換潤滑脂。更換的潤滑脂牌號按外形圖規(guī)定執(zhí)行,更換時應先將軸承用煤油、汽油清洗然后才能將潤滑脂涂入油室內,油量約為油室的三分之二,而立式電機則應將推力軸承油室填滿。如潤滑脂過多或過少,將會使軸承工作時發(fā)熱,引起潤滑脂的分解。
4、 繞線型電機還應經常注意電刷與集電環(huán)的情況,集電環(huán)應有良好的磨光表面,而且電刷應緊貼集電環(huán)。必要時對石墨電刷用玻璃砂紙研磨,對銅石墨電刷可用砂紙研磨,在電刷下發(fā)生火花時,必須檢查電刷是否在刷盒內卡住,電刷是否歪斜,是否全部表面貼緊集電環(huán),壓力是否過低等。一般電刷表面壓力約在1470—19610pa。
5、 必須經常檢查所有螺栓的緊固程度,特別注意轉動部分的螺栓。
6、 通風,冷卻空氣應干燥,清潔,因為灰塵將會堵塞電機風道和沾污繞組。以致減少了風量與降低絕緣電阻,使電機過熱或降低了它的工作安全性。冷卻空氣溫度不應大于400C,隨時檢查通風系統(tǒng)內是否有異物進入,是否暢通。
7、 隨時檢查負載情況,如電機長期過電流運行將嚴重影響電機的壽命,以致辭損壞電機。
8、 定時進行運行記錄,有系統(tǒng)地記錄各有關數(shù)據(jù)。
十、 輔助裝置
1、 定子測溫裝置。 定子共有六只測溫元件,每相兩只,近似按圓周60度分布。每只測溫元件有兩個出線頭,在測溫出線盒內,用記要求時可采用Cu50銅熱電阻元件,在00C時為50Ω。一般采用Pt100鉑熱電阻元件,00C時為100Ω,所配測溫溫度計用戶自配,推薦使用XCT-122型溫度批示調節(jié)儀(0-1500C),該儀表可接報警裝置。
2、 熱器。在用戶的要求下,電機機座內可以裝置空間加熱器。一般使用交流220V電壓,用戶特殊要求也可采用380V電壓,其出線端子在測溫出線盒內,標志為H1,H2。
十一、 備品及易損件
1、 為生產廠家將電機繞組均采用環(huán)氧粉云母帶絕緣,又經過整浸或真空浸漆處理,已與鐵心形成一個整體,用戶自己不易修理,同時在制造中用質量保證體系來保證繞組質量,故電機出廠時,不給備品繞組。
2、 采用滾動軸承時由于使用標準軸承,在我們需要更換軸承可依外形圖上規(guī)定的型號自行購買。
3、 繞線型電機的電刷,由于使用標準件,用戶在需要更換時,可自行購買。
十二、 電機的故障及排除
1、 機不起動。分析原因可能是接線有誤,線電壓不符,保護裝置跳閘,定子繞組故障、過載等。應檢查控制部分接線是否正確,檢查電機接線端子線電壓是否與電機銘牌相符,檢查過載繼電器及保險絲是否斷開,檢查定子線圈有否開路,短路或接地現(xiàn)象,檢查電機的轉子與負載是否有鎖住或凍結現(xiàn)象,檢查負載阻力矩是否過大,已超過允許值,檢查起動設備是否有故障。
2、 電機過熱。分析原因可能是線電壓過高或過低、過載、冷卻空氣量不足、冷卻空氣溫度過高、繞組匝間短路等。應檢查線電壓是否與電機鉻牌相符,檢查負載阻力矩是否大于允許值,檢查三相電壓是否不平衡,檢查電機通風道有否被灰塵堵塞,檢查環(huán)境溫度有否超過標準值,檢查冷卻風進風口附近有否發(fā)熱體使熱空氣進入電機,檢查繞組三相電阻值是否平衡。
3、 電機軸承發(fā)熱。
A、 滑動軸承,分析原因可能是油量不足,潤滑油牌號不對,油不清潔,油環(huán)卡死,轉軸軸頸與軸瓦之間的間隙過小,軸瓦歪斜,產生軸電流等。應檢查油牌號是否與外形圖中規(guī)定的相符,油位是否達到正常油位的標志位置,檢查油內是否混入水分或其它臟物,檢查軸頸與軸瓦之間的間隙是否控制在軸徑的1%-1.5% ,檢查軸電流有否通過軸承油膜.檢查軸承是否受到軸向力作用。
B、 滾動軸承。分析原因可能是潤滑脂牌號不對,潤滑脂量過多或不足,潤滑脂內混有雜物,轉軸彎曲,軸向力過大等。應檢查潤滑脂牌號是否與外形圖上的規(guī)定相符,檢查潤滑脂是否約為油室的三分之二,立式電機推力軸承油室應填滿。檢查潤滑脂質量,檢查轉軸是否彎曲,檢查聯(lián)軸器有否產生推向電機的軸向力。
4、 承潤滑滲漏。分析原因可能是軸承支座表面有裂紋,軸承蓋密封不好,油壓過高,油量過大,潤滑油排油不夠,潤滑油牌號不對等,應檢查軸承支座有否裂紋,軸承蓋螺栓有否把緊,檢查潤滑油牌號,油量,油壓是否與外形圖的規(guī)定相符。
5、 電動機振動。分析原因可能是機組軸線沒有對準,電機在底座或基礎上位置不下,轉軸彎曲,聯(lián)軸器不平衡,滑動軸承的軸頸與軸瓦間隙過大,籠型電機轉子銅排斷開等。應檢查電機安裝質量,檢查電機轉子與聯(lián)軸器的不平衡程度,檢查轉子籠條有否損壞。
6、 絕緣電阻低。分析原因可能是繞組表面不干凈,空氣溫度大,因溫度變化大而繞組表面凝聚水滴,絕緣老化等。應清潔電機內部,檢查電機繞組有否機械損傷,將電機干燥處理。
7、 繞線型電機的集電環(huán)燒壞及電刷跳火花。分析原因可能是電刷磨合不好,不能全面接觸集電環(huán)表面,電刷在刷盒內卡住等,應檢查電刷與集電環(huán)表面接觸情況,檢查電刷壓力是否在允許范圍內,核算電刷數(shù)量是否足夠,檢查電機是否振動過大。
8、 集電環(huán)間的跨越電。菏怯捎诩姯h(huán)及刷握機件染上銅石墨粉末,潮濕,酸性或者堿性氣體的侵蝕,轉子和起動變阻器間的斷路和變阻器本身斷路等所引起。
高壓異步電動機的使用維護
(討論稿)
一、運行中的點檢及維護
在嚴格按照高壓電機使用說明書要求的前提下,在運行中,我們不僅對電機的運行電流、繞組溫度等進行監(jiān)控,還要通過“看、聽、摸、聞”來簡要辨別電機運行狀況,以進一步擬定電機的定期檢修計劃。
看:
A、 (1)、運行監(jiān)控中,記錄電機電壓、電流、負荷情況、轉速、各部分的溫度數(shù)值等;
電動機各部分允許溫升如下表:
|
零件名稱 |
電阻法測量溫升(K) |
溫度計法測量溫升(K) |
|
B級 |
F級 |
B級 |
F級 |
|
定子繞組 |
80 |
100 |
70 |
85 |
|
轉子繞組 |
80 |
100 |

|

|
|
集電環(huán) |

|

|
80 |
90 |
|
定子鐵芯 |

|

|
80 |
100 |
1、 日,F(xiàn)場點檢中,檢查電機外觀情況,有無滲漏油,電機冷卻狀況;
2、 檢查滑動軸承潤滑情況,帶油標的油位是否準確,甩油環(huán)工作是否正常;
3、 帶集電環(huán)電機,檢查電刷的下陷狀況(以刻度線為準),運轉中碳粉堆積情況,是否需要及時清灰;
聽:
a)、 用聽音棒聽滾珠軸承的運轉聲音,確認軸承的潤滑及磨損狀況;
b)、 檢查電機有無電磁異音或機械摩擦聲;
摸:
a)、 用手感覺電機的本體溫度、軸承溫度情況;
b)、 檢查電機進、出風溫度,以判斷電機冷卻風道是否正常;
c)、 檢查電機振動情況,必要時做在線振動的測定;
其中:軸承橫向雙幅振動不得超過下列數(shù)值:
|
電動機極數(shù) |
2極 |
4極 |
6極 |
8極 |
10極 |
12極及以上 |
|
允許振動量(mm) |
0.06 |
0.09 |
0.10 |
0.12 |
0.16 |
0.20 |
聞:電機繞組是否發(fā)出異味;
禁止:由于頻繁起動將損壞電機,特對試車過程中的起動及跳停后的重新起動有如下要求:
1、 電機在初始環(huán)境溫度下可連續(xù)起動兩次;
2、 在連續(xù)運轉之后,電機在運行溫度下,可立即起動一次;
3、 特殊情況下,需連續(xù)多次起動,要求:
a)、 如果電機是連續(xù)運轉中,下次起動需在60分鐘以后;
b)、 如果電機是無負荷運轉,下次起動需在30分鐘以后;
c)、 如果電機是從未通過電,它必須在90分鐘以后再起動;
1、 兩次連續(xù)起動被認為是正常的(將電機從靜止到全速)。
二、短時間停機維護
2、 對繞線式轉子,檢查滑環(huán)、導電螺桿及電刷裝置上粉塵或油污沉積程度,并及時進行清掃;
3、 檢查電刷的磨損狀況,如果碳刷磨損過多,應及時更換同種廠家、同牌號新碳刷,不可混用;未研磨過的新電刷,應先用細砂紙研磨,使它與集電環(huán)表面接觸良好,再用輕負載運轉到其表面光滑為止。
4、 檢查電刷是否緊貼集電環(huán),刷握和集電環(huán)之間應有3~5mm間隙;
a)、 檢查電刷在刷握中自由活動的情況,各個電刷的壓力有無過緊或過松;
b)、 對裝有空氣過濾器的電機,要檢查過濾器中灰塵堆積情況,并及時進行清洗;
c)、 檢查冷卻風道有無阻塞,并進行清掃,便于繞組的良好冷卻;
三、定期檢查
1、 檢查所有電纜、聯(lián)接線及其緊固情況,尤其是絕緣部分以及轉動部分的螺栓;
2、 停機檢修時,對定、轉子絕緣電阻及吸收比的測定;
電機運轉所必須的絕緣電阻值(按以下公式計算):
E+1/3N
R= +0.5
P+2000
R:75℃時最低允許絕緣電阻(MΩ);
E:額定電壓(V);N:額定轉速(r/min);
P:電機額定輸出(kW);
3、 為了防止軸電流產生,應經常清除軸承座與底板間絕緣旁邊的臟物;檢查防止軸電流之短路電刷是否接觸良好,并定期檢查絕緣電阻,用500V高阻表測量,其值應大于0.3MΩ;
4、 對于油壓式或復合式軸承,檢查油管道內潤滑油是否暢通無阻;當油變質或不清潔時,必須調換新油(油牌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5、 對軸承定期進行維護保養(yǎng),測定游隙,不合要求時更換;注:游隙正常使用范圍查軸承手冊
6、 電加熱器的檢查及保證完好性,加熱器損壞后需更換同種規(guī)格的加熱元件;
7、 氣隙測量:用量隙片測量電機前后兩端、上下左右各4處的定轉子之間的氣隙,氣隙須力求均勻;
8、 若最大值或最小值與其平均值之差不超過平均值的10%,即認為氣隙均勻。但考慮到電機運轉時由于軸承內油膜的建立會影響到氣隙的變化,故校氣隙時可使上方氣隙較下方氣隙約大0.1~0.15mm左右;
9、 磁力中心線的調整:轉子沿軸向竄動量是否適中;來回游動量以不超過4mm為宜;
10、對于繞線式轉子,集電環(huán)表面應保持光滑的圓柱形,如果表面不光滑,生有銅綠或鐵銹及有灼痕時,應用細砂皮紙進行研磨;如其表面過于不平或成錐形、橢圓形時,應重新車削,保證一次性連續(xù)車好;
四、解體保養(yǎng)
1、 按照電機使用說明書要求定期對電機進行抽芯解體保養(yǎng);
2、 對繞組運行情況進行檢查,有無過熱現(xiàn)象,絕緣受損情況、端部聯(lián)線情況等;線圈端部是否有變形現(xiàn)象,端部綁扎有無松動,位置有無變更,端部絕緣漆有無脫落,如發(fā)現(xiàn),則在脫落處用云母帶包扎好外表,重新噴漆。
3、 用壓縮空氣或清洗劑對受污損繞組進行清洗,干燥后噴絕緣磁漆;
4、 在裝有空氣冷卻器的閉路循環(huán)的電機中,應經常檢查冷卻器管道中有無阻塞及污穢堆積現(xiàn)象,在進入電機的冷卻空氣溫度較正常情況下高出5℃以上時,應對該冷卻器進行檢修,檢修時應著重檢查水封是否損壞,水管有無滲漏現(xiàn)象等,
5、 定期檢查中的所有項目。
五、備用電機的維護
1、 電機若不立即安裝,應存放在干燥的室內,避免潮氣侵入電機內部,使鐵芯和其它金屬部位發(fā)生銹蝕;
2、 帶有空間加熱器的電機,在保管場所溫度低、潮氣大時,需利用空間加熱器加熱;無空間加熱器的可以用曖風機或白熾燈泡進行加溫;
3、 在滾動軸承內封入潤滑脂,滑動軸承內注入適當?shù)臐櫥停?/SPAN>
4、 檢查電機加工表面,清除污漬后用防銹劑保護表面;
5、 對集電環(huán)表面,用0#細砂紙打磨后包扎;
6、 每一個月要轉動轉子3~5次,使軸承表面保持一層油膜;
7、 對長期存放作為備機的電機,每三個月應仔細檢查一次。
高壓異步、直流電動機運行規(guī)程
一、運行中的點檢及維護
在嚴格按照高壓、直流電機使用說明書要求的前提下,在運行中,我們不僅對電機的運行電流、繞組溫度等進行監(jiān)控,還要通過“看、聽、摸、聞”來簡要辨別電機運行狀況,以進一步擬定電機的定期檢修計劃。
看:
1) 運行監(jiān)控中,記錄電機電壓(勵磁、電樞)、電流(勵磁、電樞)、負荷情況、轉速、各部分的溫度數(shù)值等;
電動機各部分允許溫升如下表:
|
零件名稱 |
電阻法測量溫升(K) |
溫度計法測量溫升(K) |
|
B級 |
F級 |
B級 |
F級 |
|
定子繞組 |
80 |
100 |
70 |
85 |
|
轉子繞組 |
80 |
100 |

|

|
|
集電環(huán) |

|

|
80 |
90 |
|
定子鐵芯 |

|

|
80 |
100 |
2) 日,F(xiàn)場點檢中,檢查電機外觀情況,有無滲漏油,電機冷卻狀況;
3) 檢查滑動軸承潤滑情況,帶油標的油位是否在中線位置,甩油環(huán)工作是否正常;
4) 帶集電環(huán)電機,檢查電刷的下陷狀況(以刻度線為準),運轉中碳粉堆積情況,是否需要及時清灰。直流電機整流子需檢查磨損情況及電刷火花等級;
聽:
1) 用聽音棒聽電機、測速發(fā)電機及冷卻風機滾珠軸承的運轉聲音,確認軸承的潤滑及磨損狀況;
2) 檢查電機有無電磁異音或機械摩擦聲;
摸:
1) 用手感覺電機的本體溫度、軸承溫度情況;
2) 檢查電機進、出風溫度,以判斷電機冷卻風道是否正常;
3) 檢查電機振動情況,必要時做在線振動的測定;
其中:軸承橫向雙幅振動不得超過下列數(shù)值:
|
電動機極數(shù) |
2極 |
4極 |
6極 |
8極 |
10極 |
12極及以上 |
|
允許振動量(mm) |
0.06 |
0.09 |
0.10 |
0.12 |
0.16 |
0.20 |
聞:
電機繞組是否發(fā)出異味;
禁止:由于重新起動有如下要頻繁起動將損壞電機,特對試車過程中的起動及跳停后的求:
1) 電機在初始環(huán)境溫度下可連續(xù)起動兩次;
2) 在連續(xù)運轉之后,電機在運行溫度下,可立即起動一次;
3) 特殊情況下,需連續(xù)多次起動,要求:
A、如果電機是連續(xù)運轉中,下次起動需在60分鐘以后;
B、如果電機是無負荷運轉,下次起動需在30分鐘以后;
二、日常停機維護
1) 對繞線式電機轉子、直流電機,檢查滑環(huán)(整流子)、導電螺桿、電刷裝置及過濾網(wǎng)上粉塵或油污沉積程度,并及時進行清掃;
2) 檢查電刷的磨損狀況,如果碳刷磨損過多(一般為8~10mm),應及時更換同種廠家、同牌號新碳刷,不可混用;未研磨過的新電刷,應先用細砂紙研磨,使它與集電環(huán)表面接觸良好,再用輕負載運轉到其表面光滑為止。每次更換的數(shù)量最好不超過總數(shù)的1/3,應均勻分布。直流電機需對整流子表面及導角進行修復。
3) 檢查電刷是否緊貼集電環(huán),刷握和集電環(huán)之間應有3~5mm間隙;
4) 檢查電刷在刷握中自由活動的情況,各個電刷的壓力有無過緊或過松;
5) 對裝有空氣過濾器的電機,要檢查過濾器中灰塵堆積情況,并及時進行清洗;
6) 檢查冷卻風道有無阻塞,并進行清掃,便于繞組的良好冷卻;
三、定期檢查維護
1) 檢查所有電纜、聯(lián)接線及其緊固情況,尤其是絕緣部分以及轉動部分的螺栓;
2) 停機檢修時,對定、轉子絕緣電阻及吸收比的測定,應符合電機技術規(guī)范;
3) 為了防止軸電流產生,應經常清除軸承座與底板間絕緣旁邊的臟物;檢查防止軸電流之短路電刷是否接觸良好,并定期檢查絕緣電阻;
4) 對于油壓式或復合式軸承,檢查油管道內潤滑油是否暢通無阻;當油變質或不清潔時,必須調換新油(油牌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5) 對軸承定期進行維護保養(yǎng),測定游隙,不合要求時更換;注:游隙正常使用范圍查軸承手冊
6) 電加熱器的檢查及保證完好性,加熱器損壞后需更換同種規(guī)格的加熱元件;
7) 氣隙測量:用量隙片測量電機前后兩端、上下左右各4處的定轉子之間的氣隙,氣隙須力求均勻;
8) 若最大值或最小值與其平均值之差不超過平均值10%,即認為氣隙均勻。但考慮到電機運轉時由于軸承內油膜的建立會影響到氣隙的變化,故校氣隙時可使上方氣隙較下方氣隙約大0.1~0.15mm左右;
9) 磁力中心線的調整:轉子沿軸向竄動量是否適中;
10) 對于繞線式電機轉子、直流電機,集電環(huán)(整流子)表面應保持光滑的圓柱形,如果表面不光滑,生有銅綠或鐵銹及有灼痕時,應用細砂皮紙進行研磨;如其表面過于不平或成錐形、橢圓形時,應重新車削,保證一次性連續(xù)車好。